特步困局:弃亏损品牌换业绩增长操控赛事丑闻、鞋底频繁开胶等争议侵蚀信任CBA中文网——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赛程比分+球队数据+盘口分析根基
2025-08-21CBA,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,CBA赛程,CBA直播,CBA比分,CBA投注/提供CBA最新赛程、实时比分、球队阵容、球员数据及盘口分析,服务中文球迷与篮球数据爱好者,让你全面掌握CBA最新动态。
发布2025年中期财报。数据显示,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7.1%至68.38亿元,经营利润增长9.1%至13.05亿元,净利润同比增长21.47%至9.14亿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4年11月,特步集团对旗下品牌矩阵进行精简,战略性剥离K・SWISS(盖世威)及帕拉丁业务,保留索康尼和迈乐。因此,如果进行同比(即包含已剥离业务)比较,特步营收实际下滑了5.07%。这份半年报和2024年财报一样,使用的是“集团持续经营业务” 的表述。
2021年至2023年,特步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2.53%、29.13%和10.94%,到2024年大幅下滑至6.55%,其前进的脚步已渐趋沉重。
国产运动品牌“三巨头”中,特步国际与安踏、李宁的差距持续拉大,不仅体现在营收规模与盈利水平的落后上,也反映在诸如应收账期偏长等潜在风险中。
回溯至2010年,三家公司营收尚具可比性:安踏 74.08 亿元、李宁 94.79 亿元、特步 44.57 亿元。然而到了2024年,三者体量已形成量级差:安踏营收达 708.26 亿元,李宁为 286.76 亿元,而特步仅录得135.77亿元——不足安踏的五分之一,也低于李宁的一半。净利润的差距则更为明显:2024年,安踏净利润169.89亿元,李宁为30.13亿元,特步则仅为12.38 亿元,安踏净利润规模达到特步的13.7倍。
以增速衡量,过去五年安踏、李宁的营收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15.85%、15.64%,而特步国际仅为 10.66%。在净利润(归母)方面,安踏、李宁五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23.89%、14.98%,特步国际仅为 11.22%。
在营运效率上,特步国际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亦高于安踏、李宁。2022年至 2024年,李宁周转天数基本稳定在13-15天,安踏虽有波动但也维持在20天左右,而特步国际周转天数则从107.76天攀升至132.40天。
较长的回款周期叠加相对较低的营收规模,对其现金流构成直接压力。2024年,特步国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.28亿元,远低于安踏的167.41亿元和李宁的52.68亿元。2025 年中报显示,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.74亿元,同比下滑6.37%。
在特步的营收版图中,跑步品类是核心构成,这份专注使其在专业赛道取得显著成绩:据悦跑圈统计数据,在2024年厦门马拉松赛和北京马拉松赛中,特步分别以43.8%和22.5%的占比位列“破三”选手穿着率榜首。
然而,过度依赖单一品类的结构性隐忧也在逐步显现。消费者对特步的品牌认知高度集中于跑鞋品类,这种心智定位在塑造专业形象的同时,也限制了品牌的多元化发展。不同于昂跑、耐克等能融合专业与时尚的品牌,特步跑鞋的应用场景仍主要聚焦专业运动领域,其时尚化延伸不足,服饰线也缺乏类似lululemon瑜伽裤的爆款以带动跨界消费。尽管曾签约迪丽热巴、王鹤棣等艺人尝试潮流化转型,但相关布局尚未体系化,品牌认知边界仍固于“跑步”领域。
对比之下,安踏凭借篮球、综训等多品类协同,并借助 FILA成功开拓时尚运动场景;李宁则通过“中国李宁”系列立足潮流运动,且童装、羽毛球等品类布局成熟。而特步主品牌仍主要依赖跑步品类,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更易受到单一赛道波动的冲击。
安踏2009年以3.3亿元收购FILA后,经五年运营扭亏为盈,2021年FILA营收达218亿元,占安踏总营收44%,成为核心增长引擎。
反观特步,虽累计耗资超20亿元收购索康尼、迈乐、盖世威、帕拉丁等品牌,但收效远低于预期。据特步披露,盖世威、帕拉丁自2019年被收购后持续亏损,截至出售前累计经营亏损超1亿美元。2024年,公司以1.51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出售,较2.6亿美元的收购价折价约42%。
目前,特步国际仅剩特步、索康尼、迈乐三大品牌。2025年中报显示,主品牌收入占比高达88.5%,索康尼及迈乐的营收贡献仅为11.5%,尚不足以驱动公司业绩增长。
此外,主品牌自身也面临压力: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0.53亿元,同比增长4.5%,增速低于集团整体水平。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.3个百分点,特步首席财务官丁利智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,电商渠道折扣力度加大是导致毛利率下滑的原因之一。主品牌线下渠道亦现收缩,中国内地及海外特步成人店铺数量从去年底的6382家调整至6360家,特步少年店铺数量从1584家减少至1564家,两类店铺总数净减少42家。
今年7月22日上午,特步官方微博账号 @特步跑步公示抽奖结果时,一名中奖用户 ID 被指涉及对国内偶像团体成员张泽禹的侮辱性表述,引发舆论关注。面对反馈,特步于13时 32 分编辑原始微博删除争议ID,但未作说明。直至16时54分,特步才发布声明称“反对网络侮辱言论”,并宣布取消该ID的中奖资格。
这份迟滞五个多小时的声明,不仅将责任推给“第三方平台自动抽奖机制”,也回避了向被侮辱者张泽禹道歉。部分维权粉丝要求特步方面发布加盖公章的正式道歉、建立敏感词过滤机制以及公布处理结果。
2024年北京半马赛中,特步被指安排四位外籍选手为本土选手何杰护航,最终组委会取消相关成绩并解除与特步的合作伙伴关系。同年绍兴马拉松期间,一位女跑者穿着特步跑鞋参赛,跑至23公里处时鞋底开胶脱落,无奈之下赤脚跑至终点。当媒体提问,开胶是否与比赛当日下雨有关时,客服回应称“产品通过防水测试,不建议用水久泡”,这与品牌“雨战也安心,超速更肆意”的宣传标语形成反差,引发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质疑。
黑猫投诉平台显示,截至发稿,包含“特步中国”关键词的投诉记录达1688条,问题主要聚焦于质量、售后及服务态度。其中,不止一名消费者反映购买的特步鞋在穿着过程中有铁丝从鞋底冒出,导致被扎伤。还有消费者投诉,特步鞋出现频繁开胶的情况。